【本文轉自 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那些為情所困的日子走過不少,所以很理解每個身陷婚姻困境裡的女人,在走出來的那一刻,需要多少勇氣?Nina從學生時代就跟丈夫在一起,兩人畢業後,成績優異的她放下出國深造的機會,選擇留在他身邊,陪著他白手起家。一路在背後扶持著丈夫,陪他從小職員一路做到主管,再離開原本的公司自己創業。丈夫忙於創業時,Nina獨自照顧兩個女兒與婆婆,打理好家務之餘,還會幫丈夫整理公司的細碎雜事,是個十足十的賢內助。
為了照顧先生的身體,她還學會了褒湯。每天晚上,把婆婆和小孩的飲食安頓好之後,她總會在電鍋裡,為晚歸的他留一盅雞湯,提醒他,再忙也要照顧身體。公司上了軌道後,家裡的環境慢慢變好。但丈夫依舊晚歸,甚至更常出差。
後知後覺的Nina,起初還以為丈夫因為公司規模擴大,所以需要加倍努力。直到在丈夫友人的臉書上,無意間看見他和另一位女性親暱的照片,才知道丈夫早已有了另一個家,對方甚至還懷了孕。那些日子的她,覺得世界天崩地裂。自己付出了真心,卻換來他的絕情。原來,「糟糠之妻」四個字,就是在形容她自己。
婆婆早就知道這件事,但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只生下兩個女兒的她,即使總是親力親為地照顧婆婆,但卻從未真正得到婆婆的喜愛。對他們家而言,她好像一雙穿過的鞋;等到有了新的、更有價值的,那麼這雙舊的,隨時可以丟棄。結婚十年。電鍋裡面那盅老火湯,仍然習慣性的保溫著;男人的心,卻已經不在這個家裡。她覺得自己就像那盅雞湯,料再好,熬得再香醇,也等不到那個珍惜的人。所以,她毅然決然準備離婚。
但這個消息被娘家親友知道後,有的親戚勸她:「要為孩子著想,因為孩子需要一個健全的家庭。」有的女性長輩對她說:「要忍耐。只要熬過去,等他冷靜下來,就會知道外面的女人不如家裡的好。」而娘家媽媽,甚至直接說:「如果離了婚,就不要回來。因為當初嫁他是妳的選擇,現在就不要哭哭啼啼的回家,以免丟人現眼。」
沒有娘家人的支持,她仍然選擇分開。她帶著兩個女兒,沒要分毫贍養費,清清淨淨的搬離了那個家。離婚後的Nina,沒有回到娘家,更沒有花太多時間在自怨自艾。她先找閨蜜協助,為母女三人安排一間小套房棲身。接著,靠自己的一雙手,以及過去協助丈夫創業累積的經驗,利用網路創業;堅強的她,一步一步找回了工作的節奏感,經濟上也慢慢穩定了下來。母女三人物質雖然不算寬裕,但仍時常在閒暇時安排露營、旅遊,IG上滿滿幸福洋溢的照片,每張都看得出她的好氣色與好心情。
前陣子與Nina見了面,她帶著兩個女兒赴約。她說,那段考慮離婚的日子,其實非常煎熬。因為這個時代看似開放,但在婚姻的世界裡,還是很常上演上個世紀的戲碼。很多人覺得離婚是一種不幸、破碎,對孩子的成長會有負面的影響。就像她的親戚和親生母親,都還會用各種外在的價值觀,要她「為孩子著想」,並且「忍耐」、「不要丟人現眼」。但這些言論,都要她「為別人想」。擔心孩子的心態、害怕別人的觀感,卻沒有人真正在乎「她快不快樂」。
當時,真正讓她徹底醒悟,並毅然決然斷開婚姻關係的勇氣,其實來自於兩個面向:
第一,是她有個很明確的底線。
她的底線是,建立在彼此忠誠之上的安全感。而這種「安全感」,其實是相對的。她在婚姻裡給他絕對自由的空間,但他也應該要回報她相對的忠誠。這種對等的要求,並不是交易,而是婚姻裡面基本的尊重。做不到這一點,即使為了孩子留在婚姻裡,也留不住丈夫那顆心。這樣的家,就算父母都在,對孩子來說,根本不是一個「健全」的家庭。
第二,她決意離開,不單單只是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孩子。
她說,這件事情她怎麼面對,都是女兒們的身教。她希望女兒們擁有獨立的心,懂得什麼是自己要的,然後勇敢去選擇、勇敢去承擔。而不是看著她對丈夫的忍耐,長大後也成為只會隱忍、不敢劃清底限的女人。
已經是青少女的大女兒,笑著對她說:「幸好妳那時沒有被流言逼退,還是勇敢離開,我們才能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媽媽。」她緊緊抱住女兒,心裡充滿了滿足。這句話,對她來說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這篇文章,寫給曾在婚姻裡傷痕累累的妳,希望能把Nina的勇氣分享給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