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要求孩子「懂得分享」已經變成家長的口頭禪。不管他們是否懂得、是否願意、是否有其他想法,好像孩子「不分享東西」就被定義為「不懂事」,然後不斷強迫孩子「一、定、要、分、享」!
A:「這是我的!」B:「媽媽,他搶我的玩具!」簡單的AB對話,你們一定不陌生。2歲左右的孩子,在遊戲中經常會聽到類似的對話,他們不懂、不知道如何分享玩具,甚至還會為了捍衛自己的玩具而大打出手。於是,家長希望教導孩子成為慷慨又樂於分享的「模範生」,就會用自己認為的方法教育。然而,教孩子「學會分享」並不簡單,分享能力依照年齡和認知,會產生不同的表現,只要大人正確引導適合該年齡的分享行為,不強迫、不過度要求,他們也能學會「分享」喔!
1歲半前-不強迫分享
這時期的孩子和玩伴在一起,還不清楚如何互動,大多喜歡獨自玩與獨占玩具。
1歲半~3歲-引導分享關鍵時期
偶爾會主動將玩具給同伴,也可能獨占不願分享,但可以經由「模仿」,學習其他孩子的分享行為,爸媽也可以親身示範給孩子看。
3歲後-願意分享時期
孩子能感受與推測他人情緒,比較能懂得幫助他人,感受分享的快樂,同時也開始喜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
「分享」的概念怎麼教?
分享的概念來自於「同理心」,能夠體會別人的需求,但是孩子在6歲之前很難擁有與理解。所以,在這之前別硬性要求孩子一定要做到「分享」,因為他們還處於「利己思考」的狀態,即使有類似的行為,大多是因應父母的要求。孩子必須花一段很長的時間,才能真正理解分享的意涵與概念。這個過程絕對不是一味強迫孩子把「所有物」餽贈或借給他人,而是在有「安全感」的狀況下同理他人,自然做出這樣的舉動並體會到共享的美好。(延伸閱讀:別再說不分享就是小氣鬼!沒經過孩子同意的分享才是霸道)
1~3歲的孩子這樣教:
⑴ 做好的示範者
分享不只侷限於「擁有的物品」,如果父母樂於分享時間或物品,我們的孩子會學著那樣做,此時父母的「以身作則」顯得更重要!
⑵ 討論他的感覺
「你是不是害怕、擔心玩具拿不回來?」先了解、幫助孩子認知情緒,慢慢轉換成瞭解與回應他人情緒的能力。孩子其實是很擅長讀出他人的臉部表情,只是無法說出他們看到的表情是什麼。所以,當爸媽在讀故事書的時候,可以反問孩子「故事中的小女孩為什麼看起來這麼傷心?」等類似的問題幫助學習情緒表達。
⑶ 讓事情更具體
分享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抽象的事,他們的理解通常是「你要把它給我」或是「我要把自己的東西給其他的小朋友」,爸媽需要耐心對「等待」與「輪流」的意義加以說明。
⑷ 別硬要做決定
當爭執正在爆發時,可以簡單地轉移注意力到其他玩具,不一定要做出什麼決定。
⑸ 提早做好討論
事前跟孩子討論好哪些東西是自己願意分享的,或是把那些特別會在意的擁有物收起來。
3~5歲的孩子這樣教:
⑴ 提供溝通技巧
教導孩子協商或解決問題的語言(例如:「我想要跟你交換玩」或「這個玩具我還沒玩好」),鼓勵他們開口詢問或學習等待,避免搶奪或藏起玩具等行為。雖然一開始孩子想要父母幫忙介入,但是一段時間後,會慢慢開始用屬於自己的方式學著協商溝通。
⑵ 教育所有權概念
如果孩子總是不喜歡跟他人分享自己擁有的物品,建議父母們不要用強迫的手段。孩子也需要學著尊重其他人的東西,去詢問物品的擁有者他是否可以使用。仍舊為孩子準備足夠數量的遊戲物品,但是更試著鼓勵一起分享玩樂,輪流著玩。
⑶ 別當孩子的護衛隊
有時候當孩子陷入了分享的糾紛狀況的時候,做父母的可以從旁觀察就好。你可以跟孩子說:「發生什麼問題了嗎?該怎麼解決呢?」。示範讓孩子知道該怎麼分享,但比較像指導或訓練的角色。如果父母們總是插手,孩子永遠無法學習到自行解決。
「分享」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人也不見得能夠做得好,因為「利己」的本性大於「利他」是人之常情。我們能做的就是教育孩子「如何融入與適應這個社會」,正確的循循引導絕對比強迫有效果,也更能達到教育的目的。6歲以上的孩子,才有真正「主動分享」的能力,這些關鍵都處決於父母的態度,花一點耐心等待孩子的大腦慢慢成熟再好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