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 蔡佳芬《離開,或許才是真幸福》 / 重版文化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華人社會常說「家醜不可外揚」、「家和萬事興」,這些觀念讓很多女人總是選擇承擔與隱忍,即使家庭出現了眾多潛在的問題,即使夫妻關係進入冰點,即使遭受肢體、言語暴力,都先想著要維護「家」的表面形象,只為了要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甚至對外營造出家庭和樂、幸福美滿的樣態。
然而,孩子真的會因為「偽裝出的和諧」,看不出父母婚姻的真相嗎?
曾聽朋友說過,她長年受到先生的漠視,在公婆與其他夫家人面前,對她頤指氣使。公婆有她家的鑰匙,總在沒有告知的情況下,直接開門進入她的家,如入無人之境;常常她下班回家,發現家裡的東西被移動過,這種令人緊繃的狀態,讓她連在家都難以放鬆⋯⋯然而,為了讓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對於各種不公平的對待,她始終選擇忍耐,以為她的退讓可以換得家庭的安穩。
直到女兒上高中時,先生在外與其他女人共組家庭,她才終於忍無可忍提出離婚,帶著女兒離開了那個從來不像家的家。
她問女兒:「怪不怪媽媽?跟爸爸分開後,會不會覺得難過?」
沒想到才十六歲的女兒,竟跟她說:「不難過。其實妳可以早一點離婚。阿嬤每次都直接進到妳跟爸房間去拿東西,還會動妳的東西,爸在家都把妳當空氣,叔叔還會直接兇妳,妳以為妳偷哭我都不知道嗎?妳以為妳在為我好,但其實我看到你們這樣,一點也不覺得好。」
跟女兒深談後,她才終於知道,女兒真正在意的從來不是表面上「完整的家」,而是這個家裡的爸爸媽媽,是不是真的開心。當她勇敢帶女兒離開這個家,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對女兒來說才是真正的「家」。
沒有所謂「完整的家」,更沒有所謂「完美的父母」。一個真正的「家」,應該是奠基於彼此尊重、相互扶持,所以,對於不公平的對待,妳從來不需要隱忍,更不應當姑息。
李靚蕾在2021年12月23日發表的文章,有一段話完全說到我的心坎裡。她說: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孩子需要的是誠實可信賴且遇到問題能夠勇敢面對且改正的父母。」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也沒有不會犯錯的人。如果父母偽裝完美,孩子就也會以為自己的不完美是個缺陷。很多知道父母親不完美或是做錯過事的孩子,仍然可以有健全的身心,和父母親也可以持續保有親密的親子關係(社會上也有很多正面的例子)。我不應該要為了袒護他,繼續隱忍他和親友對我持續的霸凌和詆毀,寧願選擇承受孩子們對母親的誤解。孩子們慢慢長大了會聽到會看到,在這樣的家庭成長才會是為孩子帶來最大的傷害。」
這段文字,讓我回想起那幾年跌到谷底的日子。當時的我,之所以能夠從泥沼中站起來,就是因為我有我愛的孩子們。
孩子是女人最脆弱的軟肋,但同時也是女人最強的後盾。我不想認輸,不想向命運低頭,不想讓兒女看到一個隱忍壓抑的母親,更不想為了殘破的婚姻,偽裝成虛假的幸福。所以,我選擇正面迎戰,我要讓我的孩子們最終看到對的榜樣,而不是一對不敢面對人生,持續逃避、擺爛的父母。
對於離婚的原因與過程,我從來不避諱讓孩子知道,更不害怕跟孩子坦白。我希望他們知道,即使是臺大醫科的高材生,在婚姻這張考卷上,其實跟所有的父母一樣,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因為我們也是第一次踏上婚姻這條路,我們都在面對自己也面對彼此,從摩擦與衝突中,更深刻地認識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在人生這條路上,我們其實必須要學習如何坦然、中性地面對「分離」。特別是離婚率節節攀升的臺灣,很多人的觀念卻依然停留在傳統社會,覺得離婚是一件「壞事」,往往用婚姻「破碎」、「失敗」這樣的詞彙,形容離異的夫妻;這個觀念也深刻影響了華人在面對離婚問題時對孩子的教育態度,認為孩子聽不懂、不理解,就選擇隱瞞或模糊處理,有的不僅不解釋還會無故遷怒於孩子,這也讓很多孩子沒法用一個健康自然的心態,去看待父母「無法繼續共度一生」的選擇。
然而,真正傷害到孩子的,其實並不是「離婚」本身,而是父母處理關係時的態度。
如果我們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狀況,讓孩子知道婚姻變化的始末,也讓孩子知道人本來就可能因為相愛而結合,也很有可能因為了解而分開;離婚對於不適合的雙方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分開之後,孩子們依然擁有父母,這個家可能因為分開而更加完整⋯⋯那麼,孩子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那麼脆弱。
與其讓孩子在事後揣測真相,不如讓孩子看到婚姻的真實。就算中間犯了錯,成人也可以給孩子做出示範——面對人生,我們真正該做的,不是遮掩真相、互相欺瞞,而是坦然以對、知錯能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