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不是吃越多越好!吃對蛋白質,長高不早熟

【本文轉自 Dr.180 小兒遺傳內分泌 許鈺敏醫師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門診當中常被問到,想長高要吃什麼?我都會回答,要吃得營養均衡,要吃得健康。除了要攝取更多的全穀類,減少精緻澱粉的攝取外,魚肉跟植物性蛋白,在台灣青春期兒童的攝取量顯然有待加強。我們都知道,孩子青春期要有充足的蛋白質攝取才會長高,但,怎麼樣叫做充足?又是怎麼樣的蛋白質更好呢?而肉當中所含的脂肪,又可能讓吃肉很多的孩子過胖,或者讓肉吃很多的孩子增加性早熟的風險,要怎麼避免呢?


內容目錄:
01 | 蛋白質選擇重點總結
02 | 孩子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
03 | 健康長高的蛋白質怎麼選?
……· | 豆類
……· | 魚類
……· |
……· |
……· |

今天我們進到系列文章的第二篇,選對蛋白質,才能長高但不提早青春期。

因為文章的內容很詳細,怕大家沒時間全部看完,先把總結放在最上面:

蛋白質選擇重點總結

蛋白質的需求量約佔全天飲食熱量的20%就足夠,以絕對值來說每公斤1.6公克就夠,不需要過量。

  1. 選擇的優先順序是:豆、魚、蛋、肉。
  2. 豆類記得選擇蛋白質豆:毛豆、黃豆、黑豆。
  3. 魚類可以選擇Omega-3較高但含汞量較低的魚類,比如本土鯖魚。
  4. 蛋類可以一天一到兩顆,蒸蛋或水煮蛋都可以。
  5. 肉類則是瘦的比肥的好,原型的比加工的好,盡量不要過多攝取紅肉,可能增加青春期早熟跟肥胖的風險。
  6. 奶類建議每天兩杯共480-500毫升,鮮奶、保久乳、奶粉都可以,記得要無添加。

孩子一天要吃多少蛋白質?


在進到選擇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總共要吃多少,而這也是爸爸媽媽們常常有的一個迷思:吃肉越多越好,越可以長高。

然而,對身體來說,過量的蛋白質就只是成為能量的來源,並不會變成肌肉或是身高,研究結果是,大量吃肉的孩子肥胖的機率直線上升。

  • 蛋白質的攝取建議量,以相對量來說,佔每日的20%左右

也就是國中孩子平均攝取一天2000大卡,來自蛋白質約400大卡,換算起來約莫100克蛋白質,以便利商店雞胸肉一份25克蛋白質來說,在全穀類跟奶類中還會有其他蛋白質,算起來一天可能三塊就夠了。

  • 以絕對量來說,則是建議在每公斤1.4-1.6克左右。

以國中男孩55公斤來算,約88公克,女生50公斤則是80公克,這是文獻上發現較不會因缺乏而影響身高生長的蛋白質量。

以國健署的國民健康調查來看,台灣大多數孩子的蛋白質攝取尚稱足夠,但脂肪攝取顯著超標,這可能跟愛吃肉有關,尤其是我的門診中常常出現愛吃牛排和控肉的孩子,柴柴的肉孩子們通常不太喜歡,所以吃太多肉,會變成額外脂肪的攝取而發福。2021年的回顧性研究也總結發現,越高的蛋白質(除了乳製品),只有跟孩子的BMI相關,與身高無關,多吃多胖而已,尤其是每公斤2克以上特別容易胖。

那,蛋白質怎麼選擇好呢?

健康長高的蛋白質怎麼選?

精華濃縮成一個大原則:按照順序,豆、魚、蛋、肉!每天兩杯奶!

小時候,我們被教導的都是蛋豆魚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年的分類名稱已經悄悄改變了呢?現在標準的分類名稱是:豆魚蛋肉,本身的順序就是推薦選擇的順序。接下來,我們就按照這個順序,跟大家講講各種選擇的組成,以及更新相關的研究結果。


1.豆類

豆類是植物性蛋白質的主要來源,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相較於動物性蛋白質,植物性蛋白質的攝取可以獲得更多不同營養素,而且不會影響青春期的發展。

從2010年就有文獻報告,攝取越多的動物性蛋白質,會越早到青春期的身高發育期,也更可能縮短整個青春期長身高的時間,而植物性的蛋白質來源則剛好相反,反而可以抵銷較高蛋白質攝取可能造成的青春期提早!

此外,植物性的蛋白質攝取增加,並不會導致更高的BMI,但動物性蛋白質則會跟BMI上升相關。今年最新的營養學研究也發現,豆類製品跟奶製品都不會影響青春期的起始時間,紅肉則是跟青春期更早起始相關。

在2歲左右的小小孩,最新的美國營養學研究也報告,多吃豆類,也會有更好的營養素攝取,這當中也包含更完整的微量營養素。

📍豆類的選擇與小提醒:
我們常以為「豆」字結尾的就屬於豆蛋魚肉類,但豆子們其實歸屬於很多不同的營養素分類,這當中包含澱粉豆、蛋白質豆、跟蔬菜豆,當中只有蛋白質豆屬於這裡唷!(巨大陷阱:鷹嘴豆只是蛋白質高一點點但還是澱粉喔!)

·蛋白質豆類:毛豆、黃豆、黑豆。
·澱粉豆類: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
·蔬菜豆類:四季豆,荷蘭豆。
毛豆的部分,像全聯的一包涼拌毛豆莢,就是25克蛋白質;平常家中也可以常備冷凍毛豆仁,平常備餐方便很多,抓一把川燙就大概10幾公克的植物性蛋白質囉!


2. 魚類

台灣是海島國家,大家從小習慣吃魚,魚類雖然有比較高的脂肪,但是魚油當中的omega-3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尤其是很擔心吃什麼什麼肉會不會性早熟的爸爸媽媽們,比起害怕雞肉,把蛋白質的攝取重點調整到豆類與魚類會更加有幫助。

2024年的中國營養學研究中,青春期是否過早與魚蝦和牛奶的攝取沒有顯著差異;2015年的哥倫比亞研究則發現每周吃超過一次鮪魚/沙丁魚的孩子,比起每月小於一次的孩子,初經顯著更晚一些,而其他動物類蛋白質則沒有顯著差異。

針對肥胖的部分,2018年的統合分析則發現,吃魚的量跟肥胖的風險負相關,而且這個傾向在40克/天達到高峰。另外,充足的omega-3攝取,會有助於青少年的神經發展,尤其是衝動控制的部分。

大家可以盡量多增加一些魚類的攝取,比起肉類尤其是紅肉,會有更好的營養平衡,也有更好的健康飲食分數!

📍魚類選擇與小提醒:
大家最在意的就是Omega-3跟含汞量,海水魚Omega-3比較高,但要避開食物鏈高層的汞累積。

根據台灣海鮮指南,建議食用的深海魚種類有下:四破魚、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飛魚、鯖魚、白帶魚、剝皮魚等等。
而Omega-3較高的魚類就包含鯖魚跟鮭魚;幾乎是一片鯖魚就滿足一個人一天的Omega-3需求量,鮭魚則是因為非在地魚種,老遠運過來碳足跡高,又在食物鏈高層,排序在鯖魚之後。


3. 蛋類


蛋類是很方便的蛋白質來源,一顆蛋大約就有7克蛋白。
針對近年大家很在意當中的膽固醇部分,對於有在持續消耗與發育的孩子來說,是不用過於憂心,一天一到兩顆蛋都是很棒的補充方式,而且蛋中含有卵磷脂,和神經的組成與存活相關。

尤其在較瘦弱的孩子,每天增加一到兩顆蛋攝取,就可能讓體重的增長遠離3%兒的困境,也有一些研究發現在小小孩身上,有吃蛋時身高成長比較好,而且有些研究還發現,吃蛋的孩子體內跟肥胖相關的內分泌激素較低。

📍蛋類選擇與小提醒:
蛋類的攝取,無論是蒸蛋或水煮蛋都可以,在體重顯著過重的孩子,炒蛋或起司蛋的油脂過多,可能要減少攝取喔。

4. 肉類

以肉類來說,記得一件重要的事情:瘦的比肥的好,原型的比加工的好。

從2010年開始陸續越來越多研究發現,肉跟脂肪吃得越多,青春期越早發育,這個發現無論在男孩女孩都通用,尤其是紅肉吃多的孩子,青春期會顯著較早,在2015年哥倫比亞和今年的中國研究,都同樣發現,紅肉的攝取也是顯著較多女孩,更高機會青春期早熟及更早來初經。

而肉類的過量攝取也會導致總熱量的上升,進一步讓孩子肥胖的風險提高,進而提早青春期,降低青春期區間身高的成長。

📍肉類選擇與小提醒:
紅肉可以少一點攝取,太肥的肉也不要常吃,肋眼牛排跟控肉很好吃,但是偶爾吃才是享受,常常吃就是負擔啦!
此外,高度加工的肉類食品,也跟肥胖相關,並且高加工食品跟孩子的認知功能(尤其是語言)有相關,因此,要吃肉的話,記得要吃原型食物喔!

5.奶類

上面有提到,絕大多數的蛋白質在沒有缺乏的狀態下,並不是多多益善,多數研究都發現吃更多的蛋白質並不會有更高的身高。

但2021年的回顧性文獻統整了大量蛋白質與身高發育的研究後發現,唯一一個例外就是牛奶,牛奶的攝取可以增加身高的生長和肌肉的生長,也因此,大家會發現醫師們依然苦口婆心地告訴大家,不要吃一些有的沒的補充品,反而應該補充足量的牛奶。

我先前的文章也有提過,喝牛奶和性早熟無關,但有文獻發現可以增加體內的生長因子濃度,大家可以放心喝,早晚各一杯,每天總共480-500ml就可以達成足量的攝取,同時也可以讓飲食健康分數加分唷!

📍奶類選擇與小提醒:
在選擇上,鮮奶、保久乳、奶粉,都是一樣的營養組成,只是製程不同風味會稍有改變,可以選擇孩子喜愛的種類,只是要注意不要加糖或額外添加唷!
在學齡後有肥胖問題的孩子,可以選擇低脂牛奶,而沒有過重問題的孩子,則以全脂可以獲得最完整的營養。

Dr.180 小兒遺傳內分泌 許鈺敏醫師
FB:Dr.180 小兒遺傳內分泌 許鈺敏醫師
部落格:grow180.blogspot.com

圖片來源/Dr.180 小兒遺傳內分泌 許鈺敏醫師、Photo AC、 Illust AC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