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懂孩子內心沒那麼難》心理學大師帶你破解教養誤區,打造正向教養

【本文摘自小樹文化 《阿德勒正向教養心理學【給孩子勇氣的成長之書】》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為什麼孩子一去學校,就出現一連串問題行為?為什麼大寶總是嫉妒剛出生的弟弟或妹妹?

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不斷追逐優越感,然而內心也都藏著自卑感。如果沒有適當的撫慰與引導,就會逐漸顯現為說謊、懶惰、嫉妒等種種偏差行為。現在就來跟著心理學大師阿德勒看懂孩子內心世界與教養誤區,打造正向教養!


認識孩子也認識自己!父母必懂的個體心理學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成人而言,教育問題可以簡化成「自我認識」(self-knowledge)與「自我導向」(self-direction)的問題;對兒童教育來說,或許也是如此。

但是,兩者仍有這樣的差異:考慮到兒童身心尚未成熟,外界的引導至關重要(雖說成人並非完全不需要引導)。假如我們允許兒童按照自己的意願成長(前提是他們有兩萬年壽命可以發育,加上有利的成長環境),兒童終究可以達到成人世界的文明標準。然而,這毫無疑問只是奢望,因此成人有必要在兒童的成長期間關心並引導他們

在此,最艱難之處是「無知」。成人光是認識自我、理解自身的情緒、愛恨喜惡,也就是釐清自己的心理狀態,就已經夠難了。了解兒童並且在適切的知識基礎下引導他們,更是難上加難。

「個體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格外關注兒童心理學,因為兒童心理學本身不僅重要,且有助於了解成人的特質與行為。不同於其他心理學,個體心理學不允許理論與實踐脫節、聚焦於整體人格,並研究發育與表達能力的動力變化。從科學知識來看,這是從錯誤中習得且早已實踐過的知識,而無論是心理學家、父母、朋友或是個體,只要具備這門知識,便能立刻應用在引導人格發展上。

因為納入了這項方法,使得個體心理學成為「完整的有機體」。個體心理學看待個體的行為,都是受到整體人格驅動、指引。無論個體心理學如何描述人類行為,都反映出這些行為之間是相互關聯的,且受到心理影響。在開宗明義的這一章,我將概論個體心理學的整體觀點,往後的章節也將詳細說明本章提及的各種問題。

人類成長發育的事實:不斷追逐優越感

人類成長發育的根本事實就是:心理層面總是懷抱充滿活力、目的性的追求。打從出生那一刻起,兒童便不斷尋求自身發展,這種行為的依據正是一道由潛意識形成且無所不在的目標,亦即一幅偉大、完美又卓越的願景。當然這道追尋、形塑目標的活動,特別反映出人類的思考力與想像力,而且主宰我們終其一生的特定行為,甚至主宰了我們的思想──因為我們沒有從客觀角度思考,而是依據自身形塑的目標與「生命風格」(style of life)行事。

整體人格內隱於每個人的一生中。每一名個體同時代表整體人格,以及它所塑造出的獨特表現方式。因此,個體既是畫作本身,也是畫家本人。他是自身人格的畫家,但是就畫家這個身分而言,他並不是永遠都不會犯錯,也並非完全理解身與心──他反而是脆弱、極為容易犯錯,又不完美的個人。

童年早期的經歷,掌控一生的發展方向


當我們思考「人格建構」(the construction of a personality)時,必須留意的首要缺失就是「整體性」(unity)。它的特有風格與目標並非建立在客觀事實之上,而是個體如何主觀看待生活中的所有事實。所謂認知、事實觀點,都不是事實本身,箇中原因是,雖然人類都生活在由事實組成的同一個世界裡,卻不是由同一個模子打造而成。人人依據自身對事物的理解自我發展,有些看法比較健全,有些則否。我們必須體認,每個人在成長期間都會發生諸多、個別的錯誤與失敗,我們尤其要看出發生在童年早期的錯誤闡釋,因為它們掌控我們往後這一生的發展方向。


有個具體的臨床實例或許可以用來說明:一名52歲的女性總是貶低比她年長的同性。她回顧童年時想到,因為有一個大她幾歲的萬人迷姊姊,她老是覺得自己很不堪、價值感低落。

我們或許可以採用個體心理學的「垂直」視角來檢視這道個案,且很容易就能發現,這名女性打從童年至今──也就是說,幾乎終其一生──都被同一套機制、同一股心理動力制約。她總是害怕被旁人看不起,每當發現其他人受寵或得到關注就會生氣、發怒。就算我們對這名女性的人生或特定的整體人格一無所知,幾乎也可以基於前述兩道事實來填補這一大片空白。

在此,心理學家扮演的角色就如同小說家,必須為個體建構出一套明確的行為主線、生命風格或是行為模式,且必須採用這類手法,建構出完整人格完全不會被破壞的觀念。優秀的心理學家將可預測這名女性在特定情境下的處世之道,同時明確描述出她的人格中,伴隨著特定「人生路線」(life line)而出現的特質。

兒童與生俱來的另一心理:自卑感

將「自卑感」預設為另一道重要的心理事實時,追尋或形塑目標的活動,就會負起建構個體人格的責任。兒童與生俱來就有自卑感,它會刺激兒童發展出想像力、誘使他們改善自身處境以便消除心中的自卑感。改善自身處境會減輕自卑感,從心理學視角來看,這被視為一種「補償」(compensation)。

被寵壞、被苛待…讓孩子變得敏感且永遠不滿足

現在,與自卑感及心理補償機制相關的大事就是──它開啟犯錯的超高可能性。自卑感或許會刺激客觀認定的成就;同樣可能導致純然的心理調適,加深個體與客觀事實之間的鴻溝;再不然,自卑感可能再次以悲劇形式冒出頭,而克服的唯一之道就是發展心理的補償特質──儘管最終可能無法完全克服心魔,但心理上有其必要性與必然性。


舉例來說,非常明確表現出補償特質的兒童可以分成三大類型:

1.出生時身體孱弱或器官有缺陷的兒童

2.從小就被嚴厲管教,不曾體驗親情感受的兒童

3.最後是被寵壞的兒童。


我們或可將這三大類型兒童視為三大基本情境的縮影──依據我們研究並理解後,歸類為比較正常的兒童發展結果。

並非所有兒童生來就有殘疾,但許多兒童表現出或多或少基於身體障礙或器官缺陷之類的心理特質,數量之多令人詫異──這類心理特質的原型或可在研究殘疾兒童的極端情況下看到;至於被寵壞與被苛待的兒童,或多或少可以被歸入其中一類或甚至兩類兼具。


這三大基本處境都會導致兒童產生不足感與自卑感,然後透過種種反應,形塑出超越人類可能性的企圖心。終其一生,自卑感與追求卓越感永遠是人類生命根本性事實的兩大面向,因此無法區分。在病理學的情境中,我們很難斷定,究竟是「過度自卑」還是「過度追求卓越」的殺傷力最強。兩者或多或少發展出一種你退我進的模式。就兒童而言,我們發現過度自卑會激發兒童毫無節制的企圖心,結果變成他們的心靈毒藥──讓他們永遠不滿足這種匱乏感並不是會帶來有益活動的類型,且由於不斷餵養不成比例的企圖心,這些活動終將無法開花結果。我們或可看到,這種企圖心與人格特質、個人癖好糾結在一起,像是扮演一種永久的刺激源,讓人變得極度敏感、時時提防,唯恐深受傷害或是遭人踐踏。


此種天性──經常可見於個體心理學相關紀錄──會發展成天賦能力處於休眠狀態的成人,也會變成我們所說的「神經兮兮」或異於常人的怪咖。

這幾類人要是漫無節制的發展下去,最終會定型成為不負責任的人和罪犯,因為他們永遠只想到自己、不曾顧及別人

他們在道德上、心理上都是絕對的自我本位。我們發現,他們之中有些人逃避現實與客觀事實,反而為自己建構出一個專屬的新世界──他們做白日夢、沉溺在虛妄幻想中,好像這些才是現實,最終他們得以創造心靈平靜,但其實只是自行想像的現實,以便心靈與現實和解。

剛入學是觀察孩子發展最關鍵時期


編造虛假故事的發展過程中,心理學家與父母有必要留意的標準是「兒童或個體所表現出的社會情感程度」,這是正常發展中關鍵且決定性的因素。社會情感是兒童正常發展的晴雨表,每一場減弱社會或社群情懷的騷動,都會對兒童的心靈發展產生巨大傷害。

個體心理學一向以社會情感為基本原則,進而發展出相應的教學技巧。父母或指導者不得讓兒童緊緊依附單一個體,要是如此,孩子就會發現自己無法或是難以為日後人生做好充分準備。

確定兒童社會情感程度的良好做法,就是仔細觀察兒童入學就讀的表現。兒童初入校門就會經歷最早期、最嚴峻的考驗。對兒童來說,學校本身就是陌生情境──因此可以彰顯兒童為了面對新環境做了多充足的準備,特別是他為了與陌生人打交道做了多充分的準備。


(圖片提供/小樹文化 《阿德勒正向教養心理學【給孩子勇氣的成長之書】》)

這裡買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