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 綠豆爸的可能幸福家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媳婦熬成婆在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釋:
舊時家庭中大小事情都由婆婆決斷,為人媳婦者每多聽命行事,即使遭受委屈,只能忍氣吞聲,不能有所異議。日子熬久了,總有一天媳婦也會成為掌握大權的婆婆。後用以比喻受盡委屈,辛勤付出者,終會苦盡甘來,一逞威風。
這五個字,道盡了華人世界長期以來的「威權家庭關係」,沒有人喜歡,但當自己好不容易「熬」出頭了,又怎麼能夠把到手的權力讓出來呢?
其實不只是媳婦,很多的爸媽在「熬」成爸媽之後,也如法炮製兒時被教養、被對待的方式給下一代,因為「掌握大權」的滋味實在太甜美了。
因此在談教養改變時,最常聽到的就是:
「我小時候還不是被⋯⋯」。
然而這樣的惡性循環,也就造就了一個世代接著一個世代的低自尊和低自信。
但談到教養,哪個爸媽不希望孩子擁有高自尊和高自信呢?只是自己的「不甘心」,也就造就了自己的「不放手」。
(動力火車的歌曲《不甘心不放手》放下去)
我們邀請爸媽進行「早年回憶」,回到那個兒時的自己,探索當年未被妥善對待的真實情緒感受,發掘當年未被滿足的需要。
如果來得及,試著和原生家庭和解,重新解構和建構原生家庭的親子關係。如果來不及、或沒辦法,就讓自己成為自己的「第二父母」,透過正心療癒重新照顧自己、滿足自己、愛自己。
唯有當自己不再有「熬」的執念,唯有當自己開始愛自己。我們才能成為自己希望的自己,才能成為孩子渴望的爸媽,才能開始「賦權」給孩子,才能為孩子「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