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 李崇義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週末與一群好友相聚,大家各自帶了簡單的餐點到家裡聚會。十幾個大人與小朋友各自談話與遊戲,感覺相當地熱鬧。
五歲的小堯穿梭在餐桌前後找尋食物,他拿起一個馬卡龍,抬起頭跟爸爸說:「我要吃這個。」爸爸與友人聊得正開心,對他看了一眼之後點點頭,也沒顧得上跟小堯做出回應。只見得小堯很高興地手拿著馬卡龍,宛如得到恩賜一樣,蹦蹦跳跳地走開了。
只不過小堯離開沒多久,我突然聽到小堯在客廳放聲大哭,原來是他的媽媽阻止了小堯吃馬卡龍,兩人正對峙著,小堯雙手握緊拳頭,額頭冒出青筋,咬牙切齒地跟著媽媽僵持著。
「我要吃這個,為什麼不能吃?」小堯大聲地說。
雖然小堯一副火山爆發的姿態,媽媽卻很溫柔地說:「因為之前你答應媽媽了,只能吃一個,現在這是第二個了,你不能再吃了。」
小堯心有不甘,高分貝大叫著說:「爸爸說可以吃的。」
媽媽看了看小堯的爸爸,轉頭跟小堯說:「那你問爸爸吧,他之前可能不知道你這是第二個了。」
爸爸聽到小堯的哭聲,對著他招招手,把他喚來跟前說:「小堯,怎麼了嗎?你要吃這個馬卡龍喔?」
小堯看著爸爸,哭喊著說:「人家要吃,為什麼不能吃?」
爸爸一點怒氣都不顯,輕聲地跟小堯說:「嗯,爸爸知道你想吃,但之前你答應過媽媽只能吃一個,現在這是第二個了呀,沒辦法讓你再吃了。」
小堯聽到爸爸也不准他吃,在這裡突然甩著雙手,大聲哭鬧了起來,並且大喊:「人家要吃、人家要吃、人家要吃,為什麼不能吃?剛剛你都讓我可以吃的。」
説罷,小堯全身繃緊,拳頭還冷不防地朝爸爸身上招呼,雙腳還大力跺地,彷彿全世界都應該讓著他一樣。
這時候,所有的大人、小孩都轉頭來看發生了什麼事。
即便如此,爸爸仍不為所動,定睛看著小堯,也沒說什麼話,只是伸手抱住小堯,讓小堯在他懷裡哭著,然後安慰道:「爸爸知道你想吃、爸爸知道。」
小堯原本高分貝的大鬧轉變為哭泣聲,身子也漸漸變得柔軟。
過了沒多久,小堯聲音轉變成低聲啜泣,而他爸爸只是抱著他,也沒多說什麼話。再過了一會兒,孩子慢慢在爸爸的懷裡漸漸安靜下來。
我看到這一幕,心裡很是讚嘆朋友的穩定與寬容。
我常常在課堂上與學員們討論如何接納孩子的情緒。當我問到,孩子如果在發脾氣時,我們大人是否能夠允許孩子有生氣。很多人想都不想就會回應我:他們可以允許孩子有生氣的情緒。但是當我進一步模擬孩子生氣的場景時,他們對孩子的應對多半會是:
「就跟你說不能吃第二個了,已經吃太多糖分了,你聽不懂哦?」
「有什麼好哭的,大家都在看你,別哭了。」
「你媽媽說不行,你去找他談吧,我沒辦法。」
聽聽看這些回應你會發現,這些話語很多時候在解釋,想要透過道理壓制孩子的情緒,要不就是用語言威脅孩子,致使對方恐懼或是羞愧,再者就是「丟開燙手山芋」,一副別來找我的態勢。
究其根本,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回應動作隱藏了一個意涵,就是不能讓孩子有生氣的情緒。通常我會把這樣的情況稱之為「假性接納」。
我們頭腦認知的接納是一回事,但並未心悅誠服地真正從心體驗、臣服。當我們「自以為」可以允許孩子生氣的同時,語言與姿態上卻騙不了人,一再地希望孩子能夠平靜下來,壓抑他們自己的感受或是轉移孩子的焦點。
真正的接納是在孩子不受傷的前提下,允許孩子發洩這股情緒,讓孩子知道在父母的面前他們無需壓抑跟抵抗,那些身體的盔甲效應也無須升起,因為爸爸媽媽都能允許孩子走完這一段發洩的歷程,孩子也沒有必要感覺到恐懼與羞愧。
如何從「假性接納」轉化成真心接納的關鍵在於爸爸媽媽自己的內在起伏。當我們看見孩子放聲大哭、捶打著父母討糖吃的時候,父母的內在是否也有生氣、挫折、受傷呢?我們是怎麼樣回應自己的內在,就會外顯成對待孩子的舉措。
真正的接納不是來自於頭腦的認知,而是從內在開始的臣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