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託你別再咬指甲!」5招戒掉壞習慣,隨時關心孩子心理需求

「你又開始咬指甲!」每次看到孩子把指甲咬成凹凹凸凸,甚至上癮到整個指甲都被啃光,讓爸媽很心疼又擔心。一來是因為咬指甲可能引發某些感染問題;二來視覺上也不美觀,怕會影響之後的人際關係和生活。即使不斷勸說和禁止,仍然戒除不了這壞毛病,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了解孩子咬指甲的原因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內在會自然經歷一些父母無法察覺的緊張或焦慮,「咬指甲」則是反應這些情緒的方式之一。在行為心理學上屬於「焦慮的習慣」,包含吸吮手指、挖鼻孔、拉扯頭髮和磨牙等,目的大多是為了紓緩心理壓力、解除緊張焦慮或自卑感。通常內向、害羞、焦慮或敏感特質的小孩,比較容易出現上述問題。有些學者認為「除非小孩咬指甲次數太頻繁,或是已經影響指甲的形狀和健康,才需認真看待。否則如同幼兒口腔期一樣,大部分孩子會隨著年齡漸長而自動停止咬指甲的行為」。無論如何,若是爸媽擔心病菌感染或影響到未來生活,還是幫孩子戒掉這個壞習慣吧!畢竟咬指甲的確不好看。

咬指甲會有哪些問題?

指甲縫是細菌的溫床之一,孩子總是喜歡東摸西摸或到處攀爬,容易沾染病菌。不知不覺透過咬指甲將病菌送入嘴巴導致生病。家長還是要多加留意,讓孩子保持指甲乾淨,也能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病菌。

.黴菌感染、甲溝發炎
由於指甲縫中容易藏污納垢,長期咬指甲會讓指甲和甲床無法密合生長,細菌便會藉此藏匿在這些地方,容易造成指甲周圍或甲溝發炎。若小孩喜歡東抓西抓又咬指甲,會使黴菌有機可趁,造成日後黴菌感染或形成灰指甲。

.感冒、腸胃炎、腹瀉
俗話說「病從口入」,而咬指甲便是其中一種。如果碰上腸病毒的好發期,有可能因為咬指甲而吃下病菌,引發腸胃問題,或者在季節交替時分,得到流行性感冒。

.蟯蟲、蛔蟲
孩童在外玩耍時,或許偶爾會沾染一些小蟲卵在指甲縫中,如沒留意清潔,就容易將這些蟲卵吃下肚。

.齒列不整齊、口腔感染
經常咬指甲可能影響兒童的牙齒成長,出現齒列密合度不完整或門牙缺角,視覺上較不美觀。另外,如孩子嘴巴裡有傷口,咬指甲的動作也許會造成口腔內的傷口感染。

如何戒掉咬指甲的習慣?

.瞭解背後壓力來源
可以事先觀察孩子何時出現咬指甲的動作,也許是對陌生環境的緊張、看電視太專注、或只是因為無事可做。通常了解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明白該如何切入、給予協助或治療。

.避免老是責罵或處罰
看到孩子有不好的習慣,大部分父母都會直接開罵或制止。但是,這種做法只是暫時,因為他們可能一下子就忘記,不知不覺又把手指頭放入嘴巴,畢竟大人也常常無意識表現許多壞習慣而不自知。因此,可以試著和孩子溝通,解釋為何希望戒掉咬指甲。讓孩子知道可能會生病、指甲長不出來變醜等,若能藉此達成共識,可提高戒除壞習慣的意願,再加上父母的提醒,能更有效達到戒除之目的。

.試著轉移孩子注意力
如果發現孩子在某些情況下,容易因為無聊而咬指甲,可以試著尋找其他事情讓他們做。尤其是需要「動手指」的遊戲,例如:畫畫、堆積木或做勞作等,藉此轉移注意力,壞習慣會慢慢消失。

.尋找孩子模仿的對象
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透過模仿不斷學習新事物,爸媽可以注意自己或家中其他成員是否也有此動作,才會導致無意間模仿。如果是因為受大人影響而模仿,正好也可藉機和寶貝一起戒掉壞習慣,一舉數得也不錯。

.耐心+毅力永不放棄
有些爸媽試過幾次發現沒效果就打算放棄,實在很可惜!因為習慣是養成的,好習慣、壞習慣都是。只要努力想辦法,趁孩子年紀還小容易改變,總有一天會戒掉壞習慣的!

幫助孩子戒除咬指甲的同時,可以先瞭解行為原因。當發現孩子指甲總是留不長,甚至開始變形,不妨尋求皮膚科或家醫科協助,適時搭配藥物或行為心理治療,雙管齊下可能比自己在家瞎猜、生氣來得有幫助喔!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