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態度,決定了孩子面對挫折的容忍度

本文轉自 蔡宜芳心理師的心靈港灣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我的女兒曈曈現在四歲,最近我們在玩疊疊樂,我和曈曈都非常樂在其中。有一次,她不小心弄倒時,突然對我說︰「都是你害的啦,你抽那一根,害我不穩才倒的。」我感受到她的懊惱,我笑著對他說︰「疊疊樂就是可能會倒,才刺激、才好玩啊。」她突然也開心起來,跟我說︰「那我們再玩一次!」

戒尿布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孩子不小心尿溼褲子,被責備︰「你怎麼那麼憨慢,那麼久了還不會!」孩子可能會學習到,尿濕褲子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也可能因此感到丟臉。倘若我們說︰「沒關係,本來有時候就會尿濕褲子,我們來把屁股洗乾淨,然後一起來幫褲子洗香香。」這樣一來,孩子可能較能接納自己,也不會覺得尿溼褲子是件糟糕的事情,「一起幫褲子洗澡」可能也能讓整件事情變得有趣。

父母怎麼看這個世界,孩子就怎麼看這個世界!
尤其是年紀越小的孩子,受父母的影響越大。若父母總是怨天尤人,那麼孩子可能也會覺得這個世界很不可愛。就像我們在玩疊疊樂的時候,當疊疊樂倒了,孩子也在觀察我的反應,如果我的反應是︰「啊,你怎麼弄倒了!」,還是我笑著說:「倒了沒關係,這樣才刺激、好玩啊。」,那孩子感受到的可能完全不同。

父母如何陪孩子一起愛上學習
當孩子進入國小、國中,面對考試變多、課業壓力變大,很多父母會說:「你考這什麼成績!還不趕快去唸書。」「寧可你現在辛苦一點,以後才能找輕鬆一點的工作。」那麼,孩子可能會覺得唸書就是一件苦差事。若父母本身就熱愛閱讀、常常參加各式講座、工作坊,熱愛學習、「活到老,學到老」的態度,能成為孩子好的模仿對象

因此,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看書,讀國文詩詞時,陪著孩子一同讚嘆詩詞的美;上自然課、地理課時,陪著孩子一同感受大自然的奧妙。這樣一來,或許孩子就能發自內心的喜歡學習。如果父母本身也不喜歡讀書,卻告誡孩子「唸書是你的本份和責任」,希望孩子自動自發的學習,可能是件很困難的事情,其實也很矛盾呀!

我長期和青少年工作,看到很多孩子國中因為課業壓力變大,每天面對不斷的考試,被催促去唸書、因為考不好被罵,最後產生「習得無助感」,不願意再學習。學習的樂趣一點一滴地因為考試而消逝,這真的是好可惜的一件事!

父母對孩子的高焦慮,反而會使孩子變得沒自信。孩子一開始一定付出許多努力,但卻還是考不到好的成績,而產生「習得無助感」,覺得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功,且更把讀書視為一件辛苦、討厭的事情。而且,父母罵得越兇、盯得越緊,孩子反而可能更不想唸書。

不要讓考試壓力掩蓋住了學習的樂趣,不如換個角度,讓讀書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吧!親子一起閱讀,在生活中尋找好玩、有趣的事情,把課本上的知識應用在生活中,可以一起做些實驗、或在爬山時尋找生物課本中的某種植物,就能發現生活中處處是科學。

父母可以試著練習先把孩子的成績放在一旁,孩子考不好沒關係,有弄懂更重要。幫助孩子不再「為了考好成績」而唸書,而是幫助孩子愛上學習,因為「發自內心的覺得讀書很有趣」而唸書。如此一來,學習才能更長久。

生活中總會面對許多挫折和壓力,但若我們真心的覺得世界很可愛、生活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挫折是能克服的,孩子可能也會覺得這個世界很可愛、有趣,能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挫折和困難。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