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初期症狀有哪些?懷孕初期10大徵兆、禁忌、飲食建議分享!

目錄:
一、懷孕超初期症狀有哪些?10大懷孕初期徵兆你中幾個!
(一)懷孕初期徵兆1~12週變化
(二)懷孕初期10大症狀
二、懷孕初期沒症狀?用4種驗孕方法判斷更準確!
三、懷孕初期腹部疼痛、出血正常嗎?
四、懷孕初期注意事項整理|這6大禁忌要注意!
⚠️懷孕初期飲食禁忌
⚠️懷孕初期運動禁忌
⚠️性生活注意
⚠️洗澡水溫度不宜過高
⚠️按摩要避免禁忌穴道
⚠️不可自行服用藥物
五、懷孕初期飲食建議,讓準媽咪補足必備營養!
(一)懷孕初期必備營養素
(二)懷孕初期可以吃什麼?懷孕初期飲食餐單大公開

一、懷孕超初期症狀有哪些?10大懷孕初期徵兆你中幾個!

(一)懷孕初期徵兆1~12週變化

懷孕初期是寶寶成長的重要階段,準媽媽們的身體也會經歷許多變化,每一週都有不同的感受與徵兆。有些人可能會很快察覺到懷孕的變化,而有些人則較晚出現症狀。以下整理1~12週的懷孕變化,希望能幫助準媽媽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

💡0~3週:初期徵兆不明顯,可能出現微量出血

在這個階段,因為身體的變化還不明顯,大多數女性還不會察覺自己懷孕。不過,部分孕媽咪可能會在受精卵著床時出現「著床性出血」,這通常是少量、短暫的出血,約1~2天後就會消失。此外,有些人會開始發現自己頻尿的情況增加,這是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影響到腎臟與膀胱的運作。

貼心提醒:如果出血量多於一般生理期,或伴隨劇烈腹痛,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以確保健康狀況穩定。

💡4~6週:身體變化開始明顯,孕吐、疲倦感上門

當懷孕進入第4週後,身體的變化會逐漸明顯,這段期間荷爾蒙分泌快速上升,導致許多孕媽咪開始出現孕吐、頻尿、胃脹氣、疲倦感、乳房脹痛、情緒波動與便秘等不適症狀。

這些症狀的強烈程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會有明顯的孕吐,而有些人則幾乎感受不到太多變化。若孕吐較為嚴重,可以少量多餐、避免油膩刺激的食物,減少不適感。

貼心提醒:這段期間是胎兒剛開始發育的關鍵時期,飲食均衡、補充葉酸與充足休息都相當重要,不要過度勉強自己,適時讓身體放鬆休息。

💡7~9週:分泌物增加、嗅覺變敏感,孕吐可能加劇

到了第7週,許多孕媽咪會發現自己的陰道分泌物變多,這是荷爾蒙變化所導致的自然現象,但如果分泌物顏色異常、伴隨搔癢或異味,則可能是感染,建議及早就醫檢查

這個時期,孕吐可能變得更為嚴重,對氣味的敏感度也會提高,原本喜愛的食物可能變得無法接受,甚至聞到某些氣味就想嘔吐。此外,由於體內賀爾蒙與激素變動,牙齦可能變得較脆弱,容易發炎流血,再加上孕吐導致的胃酸逆流,可能會影響口腔健康,建議使用軟毛牙刷並溫和刷牙,保持口腔清潔

貼心提醒:若孕吐過於嚴重、導致無法進食或頻繁嘔吐,務必要與醫生討論,避免影響身體營養與胎兒健康。

💡10~12週:腹部微微隆起,腸胃不適可能加劇

懷孕進入第10週後,肚子開始有些微的隆起,隨著子宮逐漸增大,對腸胃的壓迫感變得更強,容易引發胃食道逆流、脹氣與消化不良等問題。

這時候,孕媽咪可能會覺得吃一點東西就容易有飽脹感,建議可以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並且飯後不要馬上躺下,以減少胃酸逆流的不適感。此外,由於身體對血糖變化較敏感,若進食間隔太久,可能會感到頭暈、虛弱,因此適時補充點心或溫和的食物,可以幫助維持身體能量。

貼心提醒:有些孕媽咪在這個時期的孕吐症狀開始緩解,精神與食慾慢慢恢復,但如果仍感覺身體不適,記得與醫生討論適當的飲食與作息調整方式,讓自己過得更舒適!

(二)懷孕初期10大症狀

❤️月經遲到了

「懷孕初期徵兆1週」、「懷孕初期症狀第二週」這些都是網友常搜尋的關鍵字,懷孕非常早期的徵兆其實就是月經沒報到,女性最快可從受精後9-12天之間,利用尿液試紙為自己驗孕。如果月經遲到,或是只有少量出血,就很有可能是懷孕了喔!

❤️開始孕吐 

為什麼懷孕會有孕吐現象呢?因為懷孕後,女性身體荷爾蒙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使生理產生變化,使孕媽媽的味覺、嗅覺變得更加敏銳,因此也更容易感到噁心。

懷孕超初期症狀「孕吐」,嚴重程度會因媽咪們的體質而定,有些人孕吐狀況很嚴重,有些媽咪則相當輕微。至於孕吐的時間,通常在懷孕8-10週時為最頻繁,14-16週之後會逐漸趨緩。

而懷雙胞胎初期徵兆可以看嘔吐、食慾不振、頭暈等症狀有沒有特別嚴重,因為懷雙胞胎的時候荷爾蒙濃度比較高,因此這些症狀都會比其他孕婦還要來得明顯。

❤️全身發熱又想睡 

有不少孕媽媽在懷孕之後,發現自己的體溫升高,還一直有嗜睡的狀況。這是因為女人身體在排卵後,黃體激素分泌會增加,使基礎體溫上升,受精之後,體溫會繼續升高,黃體素同時也會不斷增加,讓肌肉放鬆呈現無力狀態,這也是為什麼媽媽整天都想賴在軟綿綿的床上的原因。

而倦怠、疲勞等症狀,大部分不需要透過藥物治療,只要多休息,不讓自己太操勞,就可以改善疲倦的狀況喔!

❤️腳部酸痛

懷孕初期的媽媽有可能會有下肢靜脈曲張的狀況,因為下肢靜脈回流不暢,進而遇上懷孕初期徵兆腳酸。媽咪們此時可以對腿部進行適當的熱敷,促進血液循環,舒緩腿部酸痛的症狀。

❤️乳房腫脹

當女性懷孕時,因體內雌性激素與黃體素的刺激,乳頭與乳暈會變得較黑且敏感,乳房可能也會疼痛、腫脹,這些都屬於正常懷孕初期徵兆、第二胎懷孕初期徵兆,準媽咪們不用太擔心!

不過如果腫脹狀況持續好幾天,甚至出現劇烈疼痛,那麼就一定要趕快就醫,因為有可能是纖維囊腫所引起的疼痛!

❤️跑廁所頻率增加 

為什麼會一直跑廁所?相信這是許多孕婦很好奇的問題,主要原因是懷孕後,孕媽媽的膀胱會受到子宮增大的壓迫,因此會不斷有尿意,仔細算的話,排尿次數最多可以到10次以上喔!

⚠️小提醒:在懷孕期間,尿道感染率會大幅增加,若有排尿疼痛,甚至是發燒等症狀,就應該馬上給醫生檢查,並接受藥物治療。

❤️脹氣、便秘 

懷孕後,因為女人的子宮漸漸變大,進而壓迫到直腸,使腸子無法正常蠕動及消化,因此有不少準媽咪會有懷孕初期便秘的困擾。

❤️掉髮

「怎麼頭髮越掉越多!」有少部分的媽咪會遇上懷孕初期掉髮的問題,可能是缺乏鐵質、鋅,或者是抵抗力下降的原因。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頭皮清潔不當,發生感染、發炎,進而造成掉髮現象。

準媽媽們在清潔頭髮的時候要避免指甲摳抓造成傷口,洗頭髮的水溫也不要太熱。建議準媽咪可以選擇比較溫和的洗髮精,而洗頭的時候用指腹按摩頭皮,也有助於頭髮生長喔!

❤️陰道分泌物增加

女人懷孕後,體內雌性激素上升、動情素增加分泌量,會導致陰道黏膜細胞增生、子宮頸腺體增生黏液分泌增加。不過遇到懷孕超初期症狀分泌物增加準媽媽們也不用太擔心,因為這些分泌物可以預防胎兒細菌感染,也是懷孕初期的常見症狀。

只要分泌物是透明、稍微黏稠但無味的物質,都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分泌物為黃色且有異味時,就可能是念珠菌感染,要趕緊給醫生檢查喔!

❤️陰道出血 

在受精後的2週內,少部分的媽咪會有懷孕初期徵兆1週出血的狀況,通常維持1-2天,不過出血量很少,為褐色或暗紅色的分泌物。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的出血量很多而且都是鮮紅色的血,就應該要盡早就醫,排除子宮外孕、脅迫性流產、子宮頸息肉等問題。

⚠️小提醒:如果前期真的有懷孕徵兆,用驗孕棒檢測後,一定要到醫院去做懷孕初期檢查,因為驗孕棒的準確率並不是百分之百喔!

懷孕初期10大症狀

二、懷孕初期沒症狀?用4種驗孕方法判斷更準確!

懷孕初期的症狀因人而異,若懷疑自己可能懷孕,最直接、最準確的方法就是驗孕。以下介紹4種常見的驗孕方法,讓你安心掌握自己的身體變化。

1️⃣ 驗孕棒:快速方便的居家檢測方法

驗孕棒是最常見且容易取得的驗孕工具,準確度高達97%~99%,能快速檢測尿液中的hCG(人類絨毛膜性腺激素)濃度。這種荷爾蒙在懷孕初期開始分泌,因此能作為早期懷孕的判斷標準。

最佳驗孕時間:最後一次性行為後7~14天、排卵後10~14天

如何判讀驗孕棒結果:

  • 兩條線(C、T區皆有線):表示懷孕。
  • 一條線(僅C區有線):未懷孕或hCG濃度過低,可隔幾天再測。
  • 無顯示線或僅T區有線:試紙可能失效,建議更換新驗孕棒重測。

⚠️小提醒:驗孕棒是醫療器材無法網購,須從實體店面購買,各大藥局、藥妝店、超商等實體通路都買得到。

2️⃣ 抽血檢測:比驗孕棒更準確,適合早期確認

到醫院進行抽血檢驗hCG是目前最精準的驗孕方式,準確率超過99%,甚至能在懷孕初期hCG濃度較低時 檢測出結果,比驗孕棒更早確認懷孕。但抽血檢測需前往醫院,且需等待數小時至1天才會收到報告。

最佳驗孕時間:最後一次性行為後14~21天、排卵後10~14天

3️⃣ 腹部超音波:確認懷孕 + 檢查胚胎狀況

當懷孕週數滿5~6週左右時,可以透過腹部超音波來確認胚胎是否成功著床、胎囊大小、心跳是否正常。此檢測方式能直接看到子宮內的狀況,並初步評估胚胎的健康狀態。超音波檢測的準確度約60%~80%,如果影像不夠清楚,可能需要搭配陰道超音波進行更準確的診斷。

最佳驗孕時間:懷孕5~6週(受孕後約21天)

4️⃣ 陰道超音波:最準確的超音波檢查方式

當腹部超音波無法清楚檢測到胚胎時,醫師可能會建議進行陰道超音波,透過陰道內部的探頭來更清楚地觀察子宮及胚胎發育狀況。這種檢查方式比腹部超音波更精確,尤其適合懷孕初期、胚胎較小時的檢測。

最佳驗孕時間:懷孕5~6週(受孕後18~24天)

三、懷孕初期腹部疼痛、出血正常嗎?

懷孕初期腹部疼痛、出血等症狀其實都是很正常的,卻讓許多準媽媽感到不安,接下來就帶各位準媽媽了解可能的原因,並辨別哪些情況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哪些則需要特別注意並及早就醫。

💡 懷孕初期出血常見原因

許多孕媽咪在懷孕初期出現少量出血,這通常是胚胎著床過程所引起的,當受精卵鑽入子宮內膜時,可能會導致輕微的著床性出血,這種出血通常量少、顏色較淺,並且會在1~2天內自行停止

但如果出血持續超過3天,或出血量多、顏色偏鮮紅,則可能與以下幾種情況有關:

  • 先兆性流產:若出血為鮮紅色,且伴隨下腹脹痛或悶痛,需特別小心,應立即休息並尋求醫師評估,以防症狀惡化。
  • 子宮頸瘜肉: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可能導致子宮頸瘜肉增生,當受到刺激時可能會出血,如有疑慮,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要開刀處理。
  • 胎盤前置:若胎盤位置過低,覆蓋子宮頸口,可能會導致不正常出血,通常需要密切追蹤。
  • 子宮外孕:若伴隨持續悶痛或刺痛,且出血呈現咖啡色或暗紅色,則需特別留意是否為子宮外孕,應立即就醫。

⚠️根據衛福部孕婦健康手冊提醒:如出現陰道出血,建議立即就醫!

💡 懷孕初期腹部疼痛的可能原因

許多孕媽咪在懷孕初期會出現輕微腹痛或脹痛感,這通常是因為體內黃體素增加,導致子宮開始擴張,進而牽動支撐子宮的韌帶,使腹部感到不適。這類疼痛通常不會太劇烈,適當休息便可以緩解。

⚠️YODEE小提醒:若腹部疼痛過於嚴重,感到無法忍受,就應當尋求醫師協助,確認是否需要止痛藥,或是是否罹患相關疾病,如子宮外孕、卵巢腫瘤等情形,盡早發現才能及時給予治療!

四、懷孕初期注意事項整理|這6大禁忌要注意!

相信現在大家對於懷孕初期症狀都有基本的概念了。接下來要來說明懷孕期間的注意事項與禁忌,嚴謹遵守才可以保障母體與肚子裡的小寶貝的健康喔!

⚠️懷孕初期飲食禁忌

  • 戒除菸酒

酗酒會增加流產、子宮及陰道感染的機率,寶寶出生後,可能也會罹患「胎兒酒精症候群」。

有吸菸或是吸到二手菸的孕婦,則會影響胎兒視力、聽力與神經消化系統。因此,從懷孕初期,孕媽咪們就應該戒除吸菸、喝酒的習慣。

  • 咖啡因勿攝取過量 

攝取過量的咖啡因會造成早產、畸胎或新生兒戒斷症候群等症狀,媽媽們在咖啡因攝取上要特別留意!

  • 避免刺激性強、油膩食物

避免口味重、油膩的食物,因為這些食物都會刺激媽咪的腸胃,加重嘔吐、噁心、腹瀉等症狀。

  • 避免糖分高的食物

這點可能是許多媽媽會忽略的!糖分如果攝取過多有可能會導致鈣質漸漸流失,進而影響胎兒的發育喔!

  • 避免生食

如果孕媽咪吃到遭到污染的生食,不只是會有寄生蟲問題,更要擔心「李斯特菌」,若感染李斯特菌,可能會引發早產、流產等狀況。在腹中的寶寶主要是透過胎盤傳播感染到李斯特菌,而這是一種高死亡率的傳染病。

  • 通血量中藥不要攝取

因為懷孕初期胚胎都還是不穩定的狀態,因此若服用活血化瘀類的中藥會加劇子宮收縮,是有可能會誘發流產的。

此外,像是人蔘、桂圓、薏仁等促進血液循環的食材,也都要盡量避免,防止懷孕初期就發生嚴重出血現象!

⚠️懷孕初期運動禁忌

有些媽咪們會好奇懷孕初期可以運動嗎?除非胎兒有先兆性流產,或是準媽媽有高血壓病史等症狀,否則懷孕初期運動是沒有問題的!不過當然要注意,懷孕初期禁忌動作腹部要避免碰撞,以防對子宮過度刺激,進而引發流產!

其他像是自行車、跑步、騎馬、潛水等運動也都應該避免,因為這些運動都可能直接影響到肚子里的小寶寶喔!建議孕媽媽們可以選擇一些動作比較緩慢平穩的運動,比如散步、慢舞,都是懷孕期間對媽咪和寶寶很好的運動。

⚠️性生活注意 

至於懷孕期間可以從事性生活嗎?其實性交不會增加流產的機會,只是一定要避免過分劇烈的性交動作,男性的生殖器官也不宜太深入。

不過如果是有流產史、陰道出血或者是子宮曾動過手術的孕媽咪,懷孕期間都最好都避免性行為喔!

⚠️洗澡水溫度不宜過高

洗澡水這點應該是很多人不知道的禁忌!為什麼孕婦不能用太熱的洗澡水呢?因為泡澡或泡湯會讓媽咪體溫上升,促進心跳加快與血管擴張,導致胎盤血流量短時間內減少,是有可能會造成胎兒短時間缺氧的喔!

⚠️按摩要避免禁忌穴道 

「懷孕初期可以按摩嗎?」當然可以!孕婦按摩可以有效幫助媽媽輕鬆度過孕期,也利於胎兒健康成長的活動。孕婦按摩可以舒緩胸部腫脹、僵硬肌肉、消除水腫,可以說是好處多多!

只不過要注意懷孕初期按摩時,因為胎盤尚未發育完全,寶寶狀況還不穩定,一般不建議懷孕初期的媽咪去做SPA。

此外,有些穴位有可能會引發宮縮反應,所以在按摩的時候也要盡量避開:

  • 合谷穴:拇指與食指之間的最高處
  • 肩井穴:大椎(頸椎中央)與肩峰連線的中心點
  • 三陰交穴:腳踝內側上方,小腿側凹陷處
  • 至陰穴:足部小指外側,距離指甲2mm處
  • 太衝穴:位於足部大拇趾與第二趾中後方之凹陷位置
  • 獨陰穴:位於腳底,第二趾中間

⚠️ 不可自行服用藥物

最後一個禁忌就是,準媽媽們不可自行使用未經醫師開立的藥物、草藥或偏方!依照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規定,懷孕期間藥物的安全性可分為5級,分別是A、B、C、D、X,其中X級(如艾翠麗凝膠、保妊康)是經實驗證明對胎兒有害的藥物,孕婦絕對不可以服用!

懷孕初期禁忌事項

五、懷孕初期飲食建議,讓準媽咪補足必備營養!

懷孕初期飲食建議,讓準媽咪補足必備營養!

認識完各種懷孕初期注意事項之後,接下來YODEE 優迪就要帶著各位一起來看,懷孕初期飲食怎麼吃才能讓媽咪跟寶寶同時保持營養!

(一)懷孕初期必備營養素

懷孕初期媽媽們需要足夠的蛋白質、葉酸、維生素D和維生素A,來供應寶寶的發展所需。

懷孕初期葉酸的補充能協助胎兒發育與神經系統的活化,也對母親造血能力有很好的效果喔!

而補充維生素D則是可以降低早產(孕期少於37週)、孕婦高血壓及低出生體重(輕於2,500g)的風險。

另外像是懷孕初期綜合維他命、懷孕初期B群,也都可以視情況或是諮詢醫師後適量補充。

懷孕初期必備營養素
  • 鎂:有穩定情緒的功用,衛福部孕婦健康手冊指出,懷孕期間攝取鎂,可以減低子癲前症、胎兒子宮內發育不全的發生率。劑量建議1天攝取355毫克。
  • 鐵質:衛福部國健署指出,懷孕過程中,孕媽咪會因生理變化導致血液量增加,以幫助胎兒發育成長,如鐵質攝取不足,便容易產生孕期貧血的狀況。
  • 碘:是胎兒腦部發育所需的重要元素,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建議孕媽咪要注意碘的攝取,幫助寶寶腦部中樞神經發展。
  • 鈣:可協助胎兒骨骼形成與發育,此外,衛福部南投醫院的衛教文章也指出孕媽咪補充充足的鈣質,不僅有助於胎兒發育,還能避免媽孕婦的腿部痙攣。
  • 纖維素:可幫助消化與腸道蠕動,有效改善水腫症狀。台大醫院衛教文章說明進入第二孕期的媽媽較容易有便秘的困擾,可以藉由攝取纖維素來改善。

此外,懷孕初期魚油也是懷孕初期營養補充很重要的品項。魚油含有EPA與DHA,EPA可以幫助孕媽咪循環順暢,DHA則是幫助寶寶發育成長。不過因為EPA具有抗凝血的效果,因此懷孕32週以上的孕婦應該先停止食用。

至於懷孕初期卵磷脂的補充可以讓媽咪們預防血栓、動脈硬化、降低膽固醇以及改善乳腺發炎的狀況喔!

(二)懷孕初期可以吃什麼懷孕初期飲食餐單大公開

看完建議的營養品後,我們再來一起看看懷孕初期飲食建議有哪些吧!

水果

水果的補充非常重要,懷孕初期水果建議攝取量為2-3份,其中柑橘類水果像是橘子、葡萄柚或柳丁,富含維生素C和葉酸,營養100分!不過水果普遍來講糖分比較高,各位孕媽咪要避免食用過量喔!

蔬菜 

蔬菜的部分,建議媽咪們可以每天吃3-5份(1份蔬菜大約等於半碗煮熟的蔬菜)。為了讓懷孕初期食物營養均衡,可以每一餐都吃不同種類的蔬菜,如中餐可以吃含鐵量高的綠花椰菜,晚餐可以選擇富有大量葉酸的菠菜。

乳品類 

乳品類有哪些呢?像是牛奶、優格和起司都算是乳品類喔!懷孕初期建議攝取量為每天1.5杯,乳品類富含大量鈣質,不僅可以供應寶寶的成長所需,也能維持媽媽的骨骼健康。

⚠️YODEE小提醒:懷孕期間吃乳品類要記得選擇經過殺菌的,才能避免生乳的細菌危害寶寶的健康。

蛋豆魚肉類 

在懷孕初期階段,建議孕媽咪們每天可以攝取4-6份富含蛋白質的食物。1份蛋白質約是3指的熟肉、家禽或魚,又或者是1顆雞蛋、半塊盒裝豆腐。其他富含蛋白質的優質食材,如豆腐、豆干、豆漿等,媽咪們都可以多多補充喔!

全穀雜糧類 

懷孕初期攝取纖維可以減少排便不順的機率,讓媽咪們不再因為便秘問題愁眉苦臉。建議媽咪們每天可以補充1碗全穀雜糧類,像是糙米、燕麥、大麥、玉米、小米和大米都是很好的選擇。

以上就是YODEE 優迪幫各位準媽咪們統整好的懷孕初期症狀、飲食建議和禁忌的知識分享,若對於其他孕期知識有興趣的話,歡迎點擊下方連結,進入到YODEE優迪孕期指南專區!

進到YODEE 優迪選購各種孕期用品!

延伸閱讀:

高層次超音波一定要做嗎?詳解最佳時間、費用、建議週數

15間台北月子中心推薦!專業服務、溫馨環境,讓媽咪安心調養!

孕婦枕挑選攻略|6款孕婦抱枕/月亮枕推薦品牌、挑選原則分享!

我適合剖腹產嗎?剖腹產優點、風險、照顧要點報你知!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