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了狀況,我只能接納?」

【本文轉自 親子作家-李崇義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別再叫我接納了,前一陣子聽了一場線上演講,內容大概是關於親子教養以及如何與孩子對話,講者說話溫和,題目也能吸引觀眾的共鳴。在開放現場互動的環節裡,有夥伴提了幾個問題。

  1. 第一個問題是,「請問老師,如果孩子拒學了,我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重新回到學校?」授課的講者先談到要安定自己的情緒,接著讓自己穩定下來再去跟孩子談話。不要苛求孩子可以立馬轉變,要接納孩子不滿足父母的期待。
  2. 第二個問題是,「請問老師,我的兒子正值青春期叛逆,他偷偷抽菸被我發現,原因是他書包裡有打火機,我該怎麼好好跟兒子談不能抽菸的事?」授課講者談到「不能抽菸」的觀點怎麼來的,是不是社會教育或是學校帶來的規條,他鼓勵這位提問的媽媽先打開框架,不要被自己既有的觀點束縛了,接納各種不同的聲音,如此才能跟孩子和諧的談話。
  3. 第三個問題是,「老師,我的孩子沈默寡言,有的時候想跟他好好談心,可是他都不願意說話,我要怎樣才能好好跟孩子談話?」
    授課講者提到,先尊重孩子的發言權與不發言權,接納孩子是個沈默者或是內向者,這樣才可以締造家裡的和諧氣氛。

接納的邏輯

這幾個問題總結起來,講者無不強調「接納」一詞,我心裡頭想,這一招當真好使呀,可以說萬變不離其宗,只要談接納就可以了。不過,我同時心裡頭有一個聲音冒出來:

「孩子犯校規了,是不是接納就好?」
「先生外遇了,是不是接納就好?」
「國家被攻打了,是不是接納就好?」

順著上面「接納的邏輯」我把提問更尖銳化了,但是不是還能夠用「接納」一詞以敝之?

我想沒那麼簡單。

我猜講者說得簡略了些,不知道台下的觀眾是不是跟我有一樣的狐疑,還是不好意思直接挑戰台上的權威?關於「接納」一事我經常在課堂裡提到,很多人誤解這個詞的用意,以為是要訓練自己能夠接納外在的變化,即便有些事不符合規範或是法律,我們都應該要學習接納才是。但我深深以為不然。在我課堂裡談到的「接納」並不是去接納一個事件,而是事件帶給我的衝擊。如何去看見(S)、承認(A)、允許(G)與接納(E)那些事件發生後,我的內在被引發的情緒,才是真正的核心概念

以上面觀眾的提問來說,孩子拒學了,我的內在感受是什麼,我的內在冰山是否開始產生變化但自己卻又不願意靠近,反而抗拒接受自己的感受,這才是問題。當孩子選擇不去學校時,做為一個家長,我是否感覺到挫折、無力、沮喪。這些感受做為冰山的一個層次,這些是屬於我個人的內在情緒,理應我自己為這些情緒負責才是,不是孩子要為我的情緒負責。

學習「看見」自己的情緒到「接納」自己的內在衝擊,才是為自己負責的表現,而不是單純接受「拒學」、「抽菸」或是「孩子沈默」這些事件。

當然,你是可以接受事件的,但單純教人「接納」事件無疑過於簡化了些,我猜也不是講者的原意。事件來襲時,我能夠接納自己的內在衝擊,才有辦法連結自己的渴望,跨越原本的期待或觀點,也才能讓自己能夠選擇一個比較合適或是一致的應對姿態。接下來,才是如何面對事件如何表達的問題,這也才是薩提爾女士提到,問題不是問題,Coping(如何應對)才是問題

我記得很久以前,有一次學員在課堂裡挑戰其他講師,她舉手發言說:「老師,我兒子在學校打傷了別人的孩子,我該怎麼辦。請別再叫我接納了,我怎麼可能接納他去揍別人?」沒錯,別再叫我接納了,若是我,我也無法接納孩子揍別人,當然,更不能接納自己的孩子被揍。更何況,這種簡化的「接納事件」也是一種觀點的制約,無形中代表我沒有其他的選擇。

真正「接納」的意涵,是從自我的內在感受出發,以「為自己負責」做為目標,如此才有可能在應對上找到最合適的作法。單純談「接納」稍嫌不足了些,也無怪乎有不少人對於這一詞感到困惑。懂得為自己負責的人,才有可能接納自己內在的「衝擊」,透過我經常提的SAGE步驟,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這也是我們可以練習的。

讓孩子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回應自己的內在感受之後,我們便可以透過適當地表達來面對他人,更能夠用好奇的姿態來靠近孩子。以拒學的孩子作為例子,我們可以跟孩子說:

「孩子,你不想去學校了,媽媽心裡感覺到挫折,媽媽這樣跟你說,你會有壓力嗎?」 這是一個在乎情境,也表達了自我,同時照顧他人的問句。緊接著,我們可以試著從靠近孩子的內在開始做起。例如:

「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你不想去學校了?」

「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事情發生時,你會感覺到生氣、不安或害怕嗎?」

在我們能夠回應自我感受並且接納自己的感受之後,無疑也是給孩子做了一個很好的示範,他們也會因此為自己負責。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