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附關係

【本文轉自 李崇義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日前受邀到一所兒少安置機構進行一場工作坊,在機構裡服務的工作同仁抽空一起在現場學習。

安置機構收容的對象多是小學年齡段的孩子,他們被收容的原因包含長期被家暴、父母遺棄、遭受家人性侵而被評估無法在原生家庭居住、雙親入獄而無法被照料等等,不一而足。光是看這些收容條件,我可以想見孩子們的ACE指數有多高,他們許多除了有重大創傷之外,長期暴露在暴力、恐嚇等不安全的環境裡,杏仁核需要時不時啟動讓身體來做警戒,也很有可能因此導致他們的神經覺失調。即便他們來到了安置機構這個安全的地方,他們也會隨時警戒,身體需要經由過激的反應來保護自己。

參與學習的「生活輔導員」同仁分享了他在機構裡看到的一個案例。一位小二的孩子在電腦前使用過久,小六的孩子要求這位小二的小朋友換人使用。小二的孩子對小六生的話置若罔聞,自顧自地在電腦前看自己的影片,結果小六生按耐不住著急的情緒,大罵這個小二的孩子,叫他趕快離開電腦,否則有他好看的。

小二生聞聲後也回罵三字經,堅決要繼續使用電腦。小六生言語當然不能示弱,直接威脅這個小二的孩子,他再不聽話,就別怪他揍人了。

沒想到小二生一拳就先往小六生的肚子上招呼,小六生吃痛,發了瘋地大喊「別以為我不敢動你」。這時候機構裡的生活輔導員聽到聲音趕緊過來調解紛爭。

生輔員將兩人拉開後,叫打人的小二生向小六的這個大哥哥道歉,小二生轉頭不願意理睬,一副「我又沒有做錯的姿態」。

生輔員向兩個孩子喊話:「都別玩了,本來是開放電腦讓你們使用,結果你們不好好珍惜,你們兩個都出去這個電腦房,先各自冷靜一下。」

我可以想見,孩子在這個機構裡吵吵鬧鬧的場景應該每天都會上演,我猜不只是孩子之間,他們應該對於機構裡的大人應該也不會有好臉色。

生輔員同仁印證了我的猜測。

面對這一群在家庭裡受到創傷的孩子,多麼困難呀。

他們在原生家庭裡跟父母親的依附關係很有可能不是迴避就是紊亂。他們的內在情緒很容易跳脫出「心靈容納之窗」,導致外在的行為變得乖離。

依附關係通常歸納為四種:

1. 迴避型依附:這樣的孩子會將情緒推的遠遠的,避免靠近自己的內在感受。他們通常會想著:「為什麼你們不按照我說的或我想的來做,你們難道不知道我已經很努力讓你們理解我了嗎?」

2. 紊亂型依附:這類型的孩子不了解自己內在發生了什麼,也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老是處於情緒高漲的狀態,擔心別人是不是也不理他了。心裡始終掙扎著:你走開、你回來,這兩個光譜。

3. 焦慮型依附:這類型的孩子內在焦燥,經常用言語或肢體展現出攻擊狀態。他們藉由這種狀態來靠近他人,試圖用刺激的言語或動作讓別人理解他。

4. 安全型依附:這是最好的依附關係。孩子若能有安全型依附,他們可以理解痛苦、悲傷的情緒並非是不好的事情,這些情緒都是讓我變得更好的感覺。他們可以安心地找人談話,讓別人很容易可以進入到他的內在,得到他人的安慰與同理。

當孩子在原生家庭裡處於前三種依附關係時,其他人自然很難接近。做為輔導人員只能透過耐心與對話,緩慢地建立彼此之間的信任,讓孩子知道在我這裡,你是安全的。一次又一次地引導孩子能夠讓亢奮的情緒安全著陸在我的溫暖與堅定裡。

只不過,這考驗著輔導人員自身的內在穩定度。倘若第一線的人員也隨之情緒起伏,引發外在不合適的應對的話,他們跟孩子之間的關係也很難有一個安全依附的建立。

我詢問生輔員,當孩子吵鬧不休時,他的內在是否有波動。他很誠實地說,他當時確實很生氣,也覺得自己的話沒人要聽,好意開放電腦給他們用,結果孩子卻吵鬧不休。

我邀請生輔員能夠先回應自己的內在,讓自己也能夠接納這些情緒,不用先急著解決問題。畢竟面對這一群狀態不穩定的孩子,我們很容易用自己的過去經驗來回應,因為他們的舉動會挑起我原本烙印的神經迴路,對我自身的反射動作做出啟動。

我自己在青春期曾經也是不受控的孩子,我明白一個穩定的大人能夠給我帶來什麼樣的安定力量。但面對一大群身心遇到創傷的孩子,當真談何容易。

對於這些機構裡的同仁們,我也興起了更多的敬佩與欣賞,這始終不是件容易的事。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