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妳的名字,成為一顆自帶光芒的星星

【本文轉自蔡佳芬醫師 生活·美學手札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我們在婚姻裡面常會犯一個錯誤,就是把別人放在自己的前面,然後所謂的自己,慢慢透明、慢慢隱形。漸漸的,你變成「某某人的妻子」、「某某家的媳婦」、「某某人的媽媽」。

我印象很深刻,學生時期的我,曾在某個學術活動中,遇到一位外系認識的方教授(化名),帶著夫人來到會場,而這位教授夫人本身也是另一所學校的教授,兩位同時受邀參與這個研討會。

因為我跟夫人不熟識,所以跟教授打招呼說:「方教授好。」教授對我點頭,我轉頭對師母也恭敬地說:「方師母好。」師母卻微微一笑,溫柔的對我說:「我是李老師(化名)。」

當時,未婚的我並不理解為何師母要溫柔卻堅定的更正我的稱呼,但我還是改口:「李教授好。」她才點頭對我微笑。

這兩天跟老朋友聊天時,大會兒回憶著學生時代的事,我無意間想到這段小插曲,突然懂了這位李教授當年的堅持——這是一場學術討論會,而她也是受邀出席的學者之一,她不是以某某人的夫人身份出席,她應該是她自己。

我稱呼她為「師母」並沒有錯,她也沒有生氣,只是她更希望在這樣的場合裡,她是以「自己」的身份被看待,也希望她是因為自己專業能力被肯定,而出席這場學術活動,而不是只因為她是「某某教授之妻」。

稱謂這件事雖然是個小事,但當我們仔細去思考,就會發現每一個小小的稱謂,都意味著女人身份的轉折。自從我們結婚的那一天起,開始有人稱呼我們為「某太太」;在兒女誕生之後,我們在家長生活圈當中,被稱呼為「XX媽媽」幾乎是習以為常。

像我這樣,孩子已經入學的家長,為了讓老師、家長群組聯絡方便,甚至還得在LineID上,把暱稱都要增加「XX媽媽」的頭銜(三個孩子還得全部寫上,我的暱稱從此變成「XXOONN媽媽」)。

有些女人跟我一樣,有自己的職業,或者是專業人士,多少還會在職場上,被稱為「蔡醫師」、「李老師」;但也有很多很多的女性,她們在婚後​選擇回歸家庭,出門在外開始成為「王太太」、「郭太太」,孩子出生後就變成「希希媽咪」、「秉秉媽咪」。

漸漸地,當年輕時候的朋友都沒有聯絡,妳身邊圍繞的都是先生的朋友、孩子同學的媽媽時,妳會很容易忘記妳原本是誰。

一位烹飪老師曾經對我說:來到她教室上課的,幾乎全是媽媽。每次課前自我介紹,她都會要大家說說來上課的動機,十個裡面有八個,是想多學一點菜色,讓孩子、先生、公婆吃了滿意。

當烹飪老師問她們,丈夫、孩子乃至公婆愛吃什麼、不吃什麼,她們都可以如數家珍地,列出家中每個人的飲食習慣。

一旦她問:「那妳呢?妳自己喜歡吃什麼?」這些媽媽學生常會愣住,有的可以說出幾道,有的卻會說「我忘了」、「我都沒差」。但如果她進一步說:「我們從妳愛吃的菜學起,好嗎?」這些媽媽學生常會笑著說:「先別考慮我,我什麼都好。」

但這一切真的是如此嗎?

在《神隱少女》的故事裡,千尋因為跟湯婆婆簽訂了契約,失去了自己的名字。交出名字,也代表失去原本的自我,也失去了自由與生命主導權,為了新的名字不斷勞動,甚至遺忘了最初的自己。

進入婚姻裡的我們、成為母親的我們,不也很像是如此嗎?簽訂了婚姻的契約,成為了「某人的妻子」、「某人的母親」,然後不斷勞動,最後慢慢遺忘真正的自己。

但這一切只能如此嗎?

在《神隱少女》的後半段,錢婆婆對「發生過的事情不會消失,只是想不起來」千尋在白龍的幫助下,沒有遺忘自己的名字;而白龍在千尋的幫助下,找回了自己的名字。

最後,千尋也才能回到現實的世界裡,她的生命也才有繼續成長的可能。

婚姻中的妳也是如此。妳可以持續為其他人付出,但在付出的同時,妳必須同時去看見妳自己。在照顧每個人之前,是否已經先照顧好了妳自己?在陪伴孩子學習成長的同時,妳是否也同時在意其他的成長?讓家裡每個人開心的同時,妳自己是否真正的開心?

記得,記得,妳是個活生生的人,不是婚姻裡的工具人。如果妳為了照亮別人,不斷燃燒自己時,當妳的能量消耗殆盡的那天,妳所努力的一切,也就成為了灰燼。

但是,當妳選擇找回妳的名字,先把自己照顧好,當妳的身體健康了,當妳的心平靜了,妳就會成為一顆自帶光芒的星星,妳身邊的人將會自然被妳照亮。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