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們,別再說「不可以」了,試著改變說法,給孩子積極正向的回應,他們會更願意與父母合作

【本文轉自 李崇義 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變換語言,積極應對

「你不要再吃零食了,等一下正餐吃不下。」

「我不是說過今天會變冷要多帶一件外套嗎?」

「下了課趕緊回家,別跑出去鬼混。」

這些語言很多時候我們不陌生,打從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在管教我的時候,他們就會告誡或是命令我要做到他們說的期待,而每一次父母在開口管教的時候,我總覺得他們囉嗦,一張嘴就是要說教或是指責的樣子,我通常是耳朵塞住,充耳不聞。

社會心理學家Jack Brehm很早就提出心理抗拒一詞,說明著人類很常時候會有抗拒的心理,如果我們在語言上能夠避免掉一些誘導與暗示,我們可以讓對方避免掉抗拒的機會。心理學家做過很簡單的例子就是,當被告知「請不要思考粉紅色的大象」時,人的腦袋裡立馬就會出現「粉紅色大象」的樣子,這個就是語言上的誘導。

又例如,如果我跟同事說:「這個文件裡有一個公司的秘密,你別看,直接拿去攪碎機軋掉。」很多人會被這句話所驅使,雖然不一定會真的打開文件來看,但好奇心會被打開,激發下一步的行動。既然語言有這麼多的魔力,我們更要懂得善用語言,往積極、正面的方向引導,才不至於造成彼此之間的隔閡。尤其在親子教養上,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著孩子,建構孩子的內在機制,在孩子的心裡築成一個內化的家庭系統,在成年後這些內化的系統會一點一滴地影響著他們對人際關係、伴侶關係甚至將來他們的親子關係

幾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把說「不可以」的語言,置換成「積極、正向」的語言,讓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時時跟他們站在一起面對問題,而且是樂觀、開明地看待這些需要解決的事物。

「你如果不把飯吃完,就別想要玩iPad。」

可以改成:「你吃完飯後很快就可以玩iPad了唷。」


「請把鞋子穿上再出去,不然就不要去公園玩了。」

可以改成:「把鞋子穿上,我們很快就可以去公園玩了。」


「你要是不穿好衣服,我們就別出去吃飯了。」

可以改成:「穿好衣服後,我們就可以趕快出門吃飯了。」


「叫你記得帶水壺都沒在聽,再忘記就別去滑直排輪了。」

可以改成:「戴上水壺、穿好裝備,就可以一起去公園滑直排輪了。」

這幾句語言有一個很基本的概念就是把負向、消極的話語,轉變成積極、正向的語言,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於接下來的事項是很期待與興奮的,而且在形象中彷彿跟孩子同在,而不是處處推開孩子。如果語言上都是命令、劃界線,孩子看到我們彷彿就是看到一座難以跨越的山,我們變成是一個無法超越的障礙,而不是尊重他們的自主權。

相反地,如果語言上改成正向,孩子會認為我們跟他們站在一起,他們也會更願意與父母合作,因為父母給予了他們自主的選擇,他們也漸漸會為自己負責。一點一滴修正說話的方式,我們可以將原本跟孩子對立的圖像,轉變成合作、共創未來的畫面。

相關文章

spot_img

最新文章

spot_img